“科大硅谷”建成两周年,集聚创新企业1391家
2022年6月13日,安徽在全国科技创新“棋盘”上落下的“关键一子”——印发《“科大硅谷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在合肥划出一片“试验田”,大刀阔斧进行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。
安徽是“养人”的地方,合肥是创新的天地。闯入大众视野两年间,“科大硅谷”集聚创新型企业1391家,成为人才的“科漂”乐园。
值此两周年之际,6月12日,记者走进“科大硅谷”片区,寻找“科漂”们选择这里的最优解。
“科漂”来肥 逐梦“芯”时代
当“北漂”“沪漂”成为年轻人逐梦的高频词,掌握核心技术、创业于“科大硅谷”的“科漂”们正集聚成势。
2022年,许伟伟带上家人,踏上合肥的土地,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。这一来,就是安家,他也成为“科漂”的一员。
大胆的决定并不草率,他考察了很久,是深思熟虑后的抉择。
“中国科大的教授们向我推介安徽合肥,这里多方位的海外引才支持政策、完备的产业配套环境也吸引着我举家从美国硅谷来到‘科大硅谷’。”而让许伟伟下定决心来到这里创业、定居的原因,是这里为人才提供的创新氛围。
联手复旦大学、中国科大等教授,许伟伟创立了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(简称“乘翎微电子”),并担任联合创始人、首席技术官,“我要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,给中国芯片行业发展做出贡献。”
电源管理芯片是电子设备的“心脏”,乘翎微电子抓住光伏、智算中心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崛起的契机,针对中高端领域电源管理的需求,开发可靠、高效、节能的原创性电源管理芯片。“我们要打造出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。”许伟伟说。
成立于2022年的乘翎微电子,创业初期就得到安徽省、合肥市、高新区三级政府基金。借助“科大硅谷”服务平台公司的链接,乘翎微电子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-A轮融资。充分的资金让他们得以专心研发,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领域声名鹊起,站上产业“风口”。
目前,乘翎微电子的科研团队已完成创新性芯片设计20余颗,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2项、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,9篇技术成果入选ISSCC(国际固态电路年会,被誉为“芯片界奥林匹克”),占据中国大陆地区近四年电源芯片发文数量的半数以上。
“亏本买卖”不亏本
2021年12月注册成立的中科星驰,专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高阶自动驾驶技术,提供软硬一体智能驾驶系统、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和车云一体自动驾驶解决方案。
早在市场需求之前,中科星驰的核心团队就盯上了自动驾驶领域,“我们在科学岛上做了很多年的无人驾驶的技术研发,当时市场需求度不高,产品也不成熟,很多人觉得我们在做‘亏本’的研究。”
王智灵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,也是中科星驰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,他告诉记者:“为什么我们愿意先市场一步做技术探索?因为安徽、合肥给了我们这份底气,‘科大硅谷’给了我们这份助力,让‘亏本买卖’不亏本。”
合肥开拓场景,让新技术、新产品先试先用,中科星驰的L4级智能网联观光巴士、无人驾驶清洁车、无人驾驶售卖车等产品在骆岗公园投入运营;“科大硅谷”通过场景嫁接资源,为他们链接到更多的投融资机会和合作项目。
同样“不亏本”的还有合肥贵专电磁科技有限公司,他们是合肥大科学装置“沿途下蛋”的产物。依托大科学装置衍生的电磁技术,贵专电磁将AI人工智能技术与电磁检测原理相结合,研制钢丝绳在线监测平台,让钢丝绳无损检测既能安全高效,又能做到数据准确可靠,填补了市场空白。
“大科学装置在技术上为公司插上了创新的翅膀,‘科大硅谷’为企赋能在不同阶段均有力推进了公司成长。”贵专电磁总经理陈松年告诉记者,近期,公司受益于“科大硅谷”的品牌“赋能”,他们在市场中的“曝光度”大大增加,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找上门来下订单。
“我们不仅在安徽获得了大量订单,在湖南也获得了湘煤集团、五矿湖南公司、中国黄金湖南公司等大企业的订单。”
“科大硅谷”不仅是创新资源的集聚地,更是创业者们的服务员。“科大硅谷”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笑称自己就是“1号服务员”。
“科大硅谷”服务平台公司团队不仅帮创业者们办过登记、注册手续,甚至还对接过装修公司。“‘科大硅谷’会给创新创业者一种归属感。”“科大硅谷”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表示:“这里会有专人辅导每一位创业者、每一个科研团队,辅助他们试做成果的转化、成立企业。”
他表示,除了辅助初创团队把技术导入到已有的产业链里面去,“科大硅谷”服务平台公司还会提供一整套的服务,包括融资、找订单、找合伙人、找技术市场等。
两年间,“科大硅谷”在美国硅谷、日本东京、英国剑桥、法国里昂等地设立了4家海外,联络全球重点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投资机构、孵化器等各类机构100多家,储备全球创新资源18331条,联合85家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组建科创服务联盟……
通过深度挖掘创新资源,全方位提供科创服务,“科大硅谷”片区已落地创新型企业近1400家,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,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。
记者 刘小容 通讯员 宋炎骏